(资料图片)

4月25日,记者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四点半课堂”里看到,宽敞明亮的图书角、舒适整洁的桌椅、可借阅的图书画册,设有作业区、读书角、游戏园……孩子和志愿者老师在一起学习、做游戏,暖意融融。

开学以来,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四点半课堂”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去处。每天下午,低年级的部分学生放学后,直接到“四点半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做作业、看书、做游戏,现场还有志愿者对孩子进行辅导。

“‘四点半课堂’的开办实现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无缝对接,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移民安置点不少群众称赞:“既帮助了孩子们学习,也为新市民带来了方便。”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扎实推进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搬迁点文化设施覆盖率得到稳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安置点里随处可见搬迁群众聚在一起,唱小曲子、跳广场舞、扭秧歌、学习的热闹景象,大家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多元公共文化活动点亮搬迁群众幸福生活。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整合资源为核心、完善机制为重点、强化保障为关键”的工作思路,在5个安置点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图书室、四点半课堂、文体活动中心、舞蹈排练厅、简易戏台等文化活动场所,满足了广大搬迁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该县还积极组织开展节日文艺活动、戏曲进社区、流动图书延伸服务等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生活,拉近党群、乡邻之间的距离,提升群众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葛永智

编辑白春霞

上一篇:东吴证券:给予佐力药业买入评级 天天快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